丁赋

dīng fù
丁赋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按人丁征收的赋税。始于汉高祖四年,称算赋。凡年十五以上、五十六以下,每人每年出赋钱一百二十,为一算,亦称丁算。此制历代相沿,唯赋额名称不一。至清初,立编审法,定为五年一举,丁增而赋亦随之。康熙五十年后,定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遂将丁赋摊入地税,称地丁。参阅《通典·赋税上》、《文献通考·户口一》。
丁赋是朝廷收入重要来源。
古文寓意:
北面官设有北、南枢密院,有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为其长官。北枢密院掌管全国军政,类似唐朝的兵部;南枢密院掌管铨选、丁赋等政
——现代·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丁赋"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