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穆

qī mù
七穆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七穆指即郑七穆,是春秋时期郑国七家卿大夫家族的合称,包括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他们都是郑穆公的后代,与鲁国三桓、晋国六卿一样都是卿族执政。郑穆公有十三个儿子,其中公子夷和公子坚先后嗣位为郑灵公和郑襄公,子孔死于内乱,子然和士子孔的儿子受子孔的牵连出奔国外,子羽的后代不为卿,剩下的七个儿子子罕、子驷、子丰、子游、子印、子国、子良及后代被人统称七穆。在政治斗争中,七穆逐渐控制了郑国的政权,七穆中又以罕氏最强,至春秋末期,七穆的其他家族被排挤而衰落,郑国的政坛上只剩下罕氏和驷氏两家。

含义解释

指春秋郑穆公后裔子展、子西、子产、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是掌握郑国政权的世卿。
在春秋时期的郑国,七穆家族——子展、子西、子产、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作为郑穆公的后裔,世代掌握着国家的政权,他们不仅是世卿贵族,更是推动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古文寓意:
叔向曰:“郑七穆,罕氏其后亡者也。子展俭而壹。”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日用曰:“鲁三桓、郑七穆奈何?”答曰:“庆父、叔牙、季友、桓三子也……郑穆公十一子,子然及士子子孔三族亡,子羽不为卿,故称七穆:子罕、子驷、子良、子国、子游、子印、子丰也。”一坐惊服。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武平一传》》
献五角六张之赋,贫类朝霞;答三桓七穆之文,博同平一。
——清·袁枚·《《尤贡甫出塞诗序》》
鲁之三桓,郑之七穆,楚之屈景……世执政权。
——近代·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六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七穆"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