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仓
含义解释
古字书名。汉初,合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和胡母敬《博学篇》为一书,称“三仓”,亦统称《仓颉篇》,凡三千三百字。魏晋时,又以李斯《仓颉篇》为上卷,扬雄《训纂篇》为中卷,贾鲂《滂喜篇》为下卷,合为一部,亦称“三仓”。参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一》。
每当提及“三仓”,我都会想起那些古代先贤们对文字学的贡献,他们的智慧和才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文寓意:
指储粮之太仓、石头仓、常平仓。
古代的三仓制度在保障粮食储备和调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文寓意:
台家府库空竭,无复器仗,三仓无米,东境饥流,此万代一时也,机不可失。
——唐·姚思廉·《《梁书·陈伯之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三仓"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