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会审

三司会审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明清)或御史台(唐)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重大案件的审判制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三法官体系,正式确立于唐代的“三司推事”制度。该制度在汉代由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协同审理重大案件,隋唐时期形成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的固定组合,明清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形成“三法司”定制。汉代重大案件需三法司协同审理,唐代开元十四年(726年)张说案首开三司会审先例,明确刑部主审判、大理寺复核、御史台监察的职能分工。明代将御史台更名为都察院,规定重案由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联合审理,并增设圆审制度处理争议案件。清代继承该制,配套热审、秋审等复核机制,规定在京死刑案必须...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三司会审"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