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澣

sān huàn
三澣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三澣,拼音sān huàn,词语解释洗过三次,相关记载《新唐书·柳公权传》。

含义解释

唐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谓浣濯。后来对一个月上旬、中旬、下旬,亦称上浣、中浣、下浣,合称三浣。
在这个月的三澣之中,他始终勤勉尽责,无论是处理公务还是为民解忧,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责任心。
古文寓意:
俗以上浣、中浣、下浣为上旬、中旬、下旬,盖本唐制十日一休沐。故韦应物诗曰“九日驰驱一日闲”,白乐天诗曰“公假月三旬”。
——明·杨慎·《《丹铅总录·时序·三澣》》
洗过三次。
这件衬衫已经三澣了,但颜色还是这么鲜艳。
古文寓意:
〔文宗〕常与六学士对便殿。帝称汉文帝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浣矣!”学士皆贺,独公权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此小节耳。”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柳公权传》》
长安十日衣三浣,九逵坌坲黄尘满。
——清·樊增祥·《《同仲彝子珍昆季过越缦堂饮紫藤花下作歌呈李爱伯文》》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三澣"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