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作威
网友科普
下马作威(拼音:xià mǎ zuò wēi)是汉语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叙传》,原指官吏到任时严法处置下属以树立威信,后泛指预先展示强硬手段震慑对方。其语法功能可作谓语、定语或宾语,近义词为“下马威”。该成语源于班伯任定襄太守时,当地豪绅因惧怕其“下车作威”而藏匿罪犯的史实。明清时期发展为官吏上任时惯用的“迎风板”制度,即借严惩典型或申诉者立威。明代蒋廷璧在《璞山蒋公政训》中主张新官上任应立严规,通过杖责树立权威;清代方大湜则批判此类做法易致暴虐或纵弛,主张保持官威的不可预测性。“下马作威”由“下车作威”演化而来,因古人以“下马”“下车”代指官员到任,后逐渐被“下马威”替代。班伯赴任后通...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下马作威"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