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
含义解释
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皇帝常阅中书,以广见闻,决策天下大事。
古文寓意:
成帝时求其古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征,以中书校之,非是。
——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日于苑中习焉。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亮传》》
官名。中书令的省称。汉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张公拜为中书,总领机要,诏令皆出其手。
古文寓意:
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明清内阁中书,虽非显职,却掌机要文字,不可或缺。
古文寓意:
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唐代中书,总理机务,与尚书、门下并称三省。
古文寓意:
行寻春水坐看山,早出中书晚未还。
——唐·白居易·《《和裴相公傍水闲行绝句》》
文潞公在枢府,尝一日过中书,与荆公行至题下。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
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参见“中書君”。
挥毫泼墨间,中书轻舞,笔下生花,尽显文人雅趣。
古文寓意:
早拜中书事祖龙,江淹亲向梦中逢。
——明·李昌祺·《《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中书"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