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省
网友科普
中书省,是中国古代国家的中枢决策机构。曹魏时为分尚书省之权始设,至隋唐时基本定型,明初时被废除。“中书”之官称在西汉武帝时已有,但尚未形成正式的政务机构。曹魏时期,由于尚书省之权益重,遂专设中书省,以削夺其职权。南北朝皆沿袭其制,南朝梁、陈时期,国家政事均归中书省统辖;北齐中书省掌管出纳王命;隋时,为避国讳,改中书省为内史省。唐承隋制,复改为中书省,后多次短暂更名为西台、凤阁、紫微省,旋而又改回中书省之称。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裴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完成了中书省在三省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变革。开元十一年(714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三省职权趋于合一。宋代以“中书门下”(又...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中書省"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