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民

yì mín
义民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谓起义抗暴之民。

含义解释

贤人;笃义之民。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许多笃义民挺身而出,为了保卫家园和正义而英勇奋斗。
古文寓意:
惟天不畀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
——··《《书·多方》》
谓起义抗暴之民。
在古代,那些不堪忍受暴政压迫的义民,打算为自由和正义而战。
古文寓意:
道光二十一年夏,粤东义民创洋人于萧关三元里。
——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
邪曲之人。
在那个颠倒黑白的时代,所谓的“义民”竟成了掩盖罪行、欺压百姓的人。
古文寓意:
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
——··《《书·立政》》
旧称某些被歧视为贱族的民户。
古文寓意:
前清沿数千年专制之秕政,变本加厉,抑又甚焉。若闽粤之疍户,浙之惰民,豫之丐户,及所谓发功臣暨披甲家为奴,即俗所谓义民者,又若薙发者并优倡隶卒等,均有特别限制,使不得与平民齿。
——近代·孙中山·《《民国大总统通令开放蛋户惰民等许其一体享有公权私权文》》
见“義士”。
恪守大义、笃行不苟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同样可以见到许多“義士”的身影。
古文寓意: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
——春秋·左秋明·《《左传·桓公二年》》
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
——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
天下不幸而无明君,使小人执其权。当此之时,天下之忠臣义士莫不欲奋臂而击之。
——宋·苏轼·《《大臣论上》》
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
魏中义士有冯燕,游侠幽并最少年。
——唐·司空图·《《冯燕歌》》
指侠义之士。
他是一位義士,经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古文寓意:
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
魏中义士有冯燕,游侠幽并最少年。
——唐·司空图·《《冯燕歌》》
旧指出钱赞助刻碑的人。
在古代,有些義士会慷慨解囊,赞助刻碑以纪念先人或表彰功德。
古文寓意:
城东南有一碑,碑文悉破无验,惟碑背故吏姓名尚存:熹平元年,义士门生沛国萧刘定兴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阴沟水》》
汉《曹全碑》阴:义士某千,义士某五百。义士盖但出财之人。今人出财布施皆曰信士。宋太宗朝避御名,凡义字皆改为信。今之信士,即汉碑所称义士也。
——清·翟灏·《《通俗编·释道》》
旧时官吏把其离任后来到其原辖地的士民,称为“義士”。亦称“義民”。
前任县令李公离任后,其原辖地的士民感念其恩德,纷纷前来拜访,称其为“义士”或“义民”,以表达对其高尚品德和正义行为的敬仰。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义民"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