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伯

jiǔ bó
九伯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jiǔ bó ㄐㄧㄨˇ ㄅㄛˊ 九伯(1).上古九州的方伯。方伯,诸侯之长。《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 周 室。” 杜预 注:“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讨其罪。”(2).泛指地方长官。 唐 王维 《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公当九伯之官,兼八使之任。” 宋 王安石 《谢知州启》:“ 谢 守论功,当为九伯之冠。”

含义解释

上古九州的方伯。方伯,诸侯之长。
每当春秋会盟,九伯齐聚王城,共商国是,其盛况彰显了上古时期诸侯间的和谐与秩序。
古文寓意:
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
泛指地方长官。
各地九伯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他们的努力为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文寓意:
公当九伯之官,兼八使之任。
——唐·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
谢守论功,当为九伯之冠。
——宋·王安石·《《谢知州启》》
见“九百”。
古文寓意:
——··《》
宋、元、明时讥人痴呆、神气不足。亦作“九陌”。
别看他平时挺精明,一遇到大事就犯九伯,真是让人着急。
古文寓意:
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卷二三》
九百孩儿,休把人厮啈。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我问你,你是风魔呵是九伯?
——元·佚名·《《马陵道》第二折》
言多语少,小人有些九陌风魔。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
休唱报牓郎君去,且唱包公九百人。
指计较琐细事的人。
他连家里花盆摆放的位置都要反复调整好几次才满意,真是个九伯。
古文寓意:
《爱日斋丛抄》:“九百或取喻细琐之为者。”……今犹以较论细琐人为九百。
——清·翟灏·《《通俗编·数目》》
复姓。汉有九百里。见《通志·氏族五》引《姓苑》。
九伯是一个复姓,在古代的文献中偶有提及,但现代已不常见。
古文寓意:
——··《》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九伯"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