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
二黄的意思
1. 戏曲声腔之一,板式有导板(倒板)、慢板、原板、剁板、散板等。曲调深沉稳重、凝练肃穆。一般适合表现沉郁的情绪。跟西皮声腔并用,合称皮黄。
例句:
旦角的唱腔悠扬婉转,尤其是那几段二黄慢板,听得人如痴如醉。
爷爷是个京剧票友,他常常在家里自得其乐地哼唱二黄,那份对国粹的热爱令人动容。
网友科普
含义解释
戏曲调名。源出湖北省的黄冈、黄陂,故名。又名《湖广调》。清乾隆年间,由徽班传入北京。在京剧、汉剧等剧种里,与西皮均为主要曲调。有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等曲调。
昨晚的戏曲晚会上,那位老艺术家的一曲二黄原板,赢得了满堂彩,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
古文寓意:
咸丰六七年始有杂剧,同治年间一用法曲,近年稍参杂剧,今年则有二黄。亦颇有民间优伶应差,如所谓石头儿、庄儿等,两日皆允二黄,语多扰杂不伦。
——清·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光绪十八年六月廿六日》》
西皮表轻快奔放,二黄表沉郁缠绵。
——近现代·洪深·《《戏剧导演的初部知识·准备与设计》》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对伪军的蔑称。
那些二黄们,本该是保家卫国的勇士,却成了敌人的走狗,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古文寓意:
冬天到,雪花飘,雪花好比是二黄,一阵雪花吹满地,太阳一出精打光。
——··《《抗日歌谣·冬天到》》
“中央”一来原望能比鬼子、二黄好,那知他比汉奸还凶狂。
——当代··《《中国歌谣资料·求天求地快解放》》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二黄"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