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尺童子

wǔ chǐ tóng zǐ
五尺童子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五尺童子的意思

1.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例句:

他不过是个五尺童子,你就不要同他计较了。

字词解释:

五尺 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
童子 儿童;男孩。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学者许行远道而来,抵达滕国,听闻滕文公以仁政治国,心生敬仰,遂愿成为其治下臣民。滕文公对许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妥善安排其住所。许行及其弟子过着简朴的生活,以编织草鞋和席子为生,实践着他们朴素的生活理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行对滕文公的治理方式产生了异议。他认为,真正的贤明君主应当与百姓一同劳作,共享田间之苦乐。这一观点得到了另一位学者陈相的认同,并转述给孟子。陈相称:“倘若依照许子的理念行事,市场物价将保持统一,国内将无欺诈之事,即便孩童涉足市集,亦不会遭受欺骗。” 孟子听闻此言,却予以反驳。他认为,百姓与国君各有其职责和使命,不可混为一谈。在孟子看来,许行的观点过于理想化,与现实社会相去甚远,因此称之为邪说,不宜轻信。 从此,“五尺之童”这一成语便流传开来,用以泛指儿童。这一成语有时也被称作“五尺童子”或“五尺之僮”,表达的意思均相同,即指年幼无知的孩童。


含义解释




出处

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西汉·刘向等·《《战国策·楚策四》》

引证

闺元执戟之士,门阙衣介之夫,此五尺童子所见,不假阔曲言也。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何昌寓传》》
欧美五尺童子所莫不钦诵,而吾国人所当探求其故者也。
——近代·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培根笛卡儿之学说》》
[张]温问曰:“君学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一部《孝经》,你都著成通俗浅近的话头,虽五尺童子,但认的字,就念得出来,念一句可以省一句。
——清·李绿园·《《歧路灯》》 「九〇回」
五尺童子,羞比晏婴与夷吾。
——汉·扬雄·《《解嘲》》
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霸。古以二岁半为一尺,言五尺,是十二岁以上。十五岁则称六尺,若晏婴身不满三尺,是以律起尺矣。 周尺准今八寸,二尺四五寸岂成形体,当是极言其短耳。
——明·陆深·《《春风堂随笔》》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五尺童子"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