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物
含义解释
指五种地形上的物产。
古人根据山川地势,将天下划分为五类地域,并总结了各自地域的“五物”特色,以便于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古文寓意:
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皂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核物,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荚物,其民晰而瘠。五曰原隰,其动物宜裸物,其植物宜丛物,其民丰肉而庳。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
——战国··《《周礼·地官·大司徒》》
犹言五事。
古代智者常言“五物”,即指治理国家所需的五种关键事项,包括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昌盛和民心安定。
古文寓意:
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
——战国··《《周礼·地官·乡大夫》》
五行。参见“五行”。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健康与自然界中的五物息息相关,平衡五行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古文寓意:
其在体也,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征》》
指金、银、龟、贝、布五种货币。
在古代社会,交易多以五物为媒介,它们共同构成了当时的经济基础。
古文寓意:
凡宝货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下》》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五物"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