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堂

jīng táng
京堂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清代对某些高级官员的称呼。如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国子监及大理、太常、太仆、光禄、鸿胪等寺的长官,概称京堂。在官文书中称京卿,一般为三品、四品官。中叶以后,成为一种虚衔。
在清代,京堂在朝中有重要地位和显赫职责。
古文寓意:
按察司升了京堂,把他带进京去。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癸未,赏道员蔡钧四品京堂,充出使日本大臣。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德宗纪二》》
初降调命下,吏部以臣京堂年深,欲优臣以闲局。
——明·林希元·《《谢恩明节疏》》
初选工部主事,更改礼部,又转吏部,直至文选郎中。掌选完,迁转京堂,直至吏部尚书,再加宫保。
——明·陆人龙·《《型世言》第十八回》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京堂"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