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节
网友科普
仗节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hànɡ jié,意为手执符节。
含义解释
手执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
张大人仗节出使西域,沿途克服重重困难,以智慧和勇气赢得了诸国的尊敬,成功完成了结盟的重任。
古文寓意:
博望仗节,收功大夏;贰师秉钺,身衅胡社。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
但当时时相使余不得仗节出此城,空加一貂蝉耳。
——唐·裴铏·《《传奇·赵合》》
相国仗节训兵,援旗誓众。
——唐·康骈·《《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
坚守节操。
她虽身处乱世,但仗节自守,不为世俗所染,保持着一颗纯净而坚定的心。
古文寓意:
贼众虽多,非有仗节死谊者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吴汉传》》
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仗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
——宋·曾巩·《《与孙司封书》》
慷慨仗节易,从容就义难。吾辈将为其难乎?抑为其易乎?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马文肃家书》》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仗节"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