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兔

fú tù
伏兔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伏兔,出《灵枢·经脉》。别名外沟。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主治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或瘫痪,脚气,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直刺1—2寸。

含义解释

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在那片茂密的草丛中,一只伏兔警觉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古文寓意:
今胡数涉北河之外,上覆飞鸟,下不见伏兔。
——南朝梁·萧统·《《文选·邹阳〈上书吴王〉》》
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在古代华丽的马车上,伏兔作为重要的部件,不仅支撑着车厢,还彰显着车辆的高贵与典雅。
古文寓意:
良辀环灂,自伏兔不至轨七寸。
——战国··《《周礼·考工记·辀人》》
指织机上的部件。
在古老的织机上,伏兔作为一个关键的部件,起着固定经线和调节张力的作用,是织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文寓意:
机顶挂流苏,机旁垂结珠。青丝引伏兔,黄金绕鹿卢。
——南朝梁·刘孝威·《《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
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
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端的连线上,髌骨上缘上6寸处,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经穴。
古文寓意:
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
——战国··《《灵枢经·经脉》》
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间,足阳明脉气所发。
——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三》
褐衲悬鹑唯阙补,芒鞋伏兔不能狂。
——元·丘处机·《《寄道友觅败布故履》诗》
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
在古老的草药典籍中,伏兔以其独特的祛风除湿功效而著称,常被用来治疗风湿痹痛,为无数患者带去温暖与舒缓。
古文寓意:
草间收伏菟,涧畔煮香莼。
——明·唐顺之·《《赠宜兴张医》诗》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伏兔"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