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

fú lóng
伏龙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伏龙,汉语词汇,指潜伏着的龙或灶神。

含义解释

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参见“伏龍鳳雛”。
伏龙常常选择远离尘嚣,隐居于山林之间。
古文寓意:
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宋·朱熹·《《斋居感兴》诗之六》
指灶神。
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会祭伏龙,祈求来年灶火兴旺,家宅平安。
古文寓意:
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灶之神也。
——宋·洪迈·《《容斋四笔·伏龙肝》》
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诸如“月忌”、“龙禁”、“杨公忌”等等多种禁忌日子,还有像“咸池”、“伏龙”这样特定的名称所代表的禁忌时段。
古文寓意:
今阴阳家禁忌,可谓极密。一月之中,有月忌、龙禁、杨公忌……咸池、伏龙。
——明·谢肇浙·《《五杂俎·天部二》》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伏龙"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