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嚭

伯嚭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伯嚭[pǐ](?—前473年,一说前473年以后),伯氏,名嚭(一名否),春秋后期吴国大夫。吴王夫差时任太宰,又称太宰嚭、太宰否。伯宗之子伯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国大夫。伯州犁生郤宛,又为楚国大夫,后郤宛被楚国令尹子常攻杀,伯嚭逃难仕于吴,得到吴王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宰辅。伯嚭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完全丧失了其祖辈的优良品质,使吴国在吴越争雄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丧失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越灭吴后为越王勾践所杀,也有说法说伯嚭做了越国的太宰。

相关文章

不信忠良任伯嚭

由来邪正是安危,不信忠良任伯嚭。 自古家家有容冶,何须亡国殢西施。

君不见伯嚭加诬子胥刎

...。君不见伯嚭加诬子胥刎,越师西来吴国尽。又不见上官纳谮屈原死,楚王翻为秦地鬼。谗人反覆不可凭,变易是非移爱憎。重华聪明疾谗说,更向通衢市矰戈。可怜豪杰死道边,总为奸邪在君侧。行路难,行路难,只在谗人唇吻端。宁当脱屣蹈东海,不须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伯嚭"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