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

shì zhōng
侍中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秦汉之时,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后,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

含义解释

古代职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
在汉朝时期,张衡以其卓越的才学和忠诚的品性,被皇帝任命为侍中,成为皇帝身边不可或缺的顾问,经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古文寓意: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百官志一》》
秦汉侍中本丞相史,不过掌虎子、捧唾壶等事。而晋以后之侍中,乃宰相也。
——清·袁枚·《《随园随笔·古官尊卑不一》》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侍中"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