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
侍郎的意思
1. 古代官名,明清两代是中央政府各部的副长官,地位次于尚书。
例句:
这位侍郎大人清廉正直,深受百姓爱戴。
在朝堂之上,侍郎们就国家大事展开激烈的辩论。
含义解释
古代官名。秦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
在秦汉时期,郎中令的属官之一便是侍郎,他们负责协助郎中令处理宫廷事务。
古文寓意:
古代官名。汉制,郎官入台省,三年后称“侍郎”。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根据汉制,年轻的郎官们进入台省工作,三年后若表现出色,便有机会晋升为侍郎。
古文寓意:
古代官名。晋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晋朝时期,各个王国都设置了侍郎这一官职,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他们负责辅佐国王并传达国王的命令。
古文寓意:
先是居正入阁后,由吏部侍郎,升任尚书,兼太子太傅,寻晋封少傅,至是又加授少师。
——近代·蔡东藩·《《 明史演义》》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侍郎"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