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

jiǎ míng
假名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假名的意思

1. 日文所用的字母。有平假名、片假名两种字体,平假名多来自汉字的草体,片假名多取自汉字楷体的笔画。

例句:

学习日语时,我们首先要认识假名,它是日语书写的基础。

假名的意思

2. 为隐瞒身份而另起的名字。

近义词:

化名

反义词:

本名

例句:

她用假名参加了这次比赛,希望能在不被外界过多关注的情况下尽情发挥。
为了保护隐私,他在社交媒体上使用了假名。

网友科普

假名,日语的表音文字。“假”即“借”,“名”即“字”。意即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汉字为“真名”。假名主要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平假名源于汉字草书,正式使用约从公元九世纪起;片假名源于汉字楷书,正式使用约从公元十世纪起。早期的日语没有文字系统,自汉字传入日本,日语开始用汉字来书写。当时的日语文字系统和今天的汉语文字系统一样是单一的,不过,日语的文字系统并没有停留在这一状态。约公元九世纪,日本人以中国汉字为基础创造了假名(Kana)。

含义解释

假借名义。
这家颇具规模的公司在当地各处不辞辛劳地招人,却只是假名招工,实则另有目的。
古文寓意:
又卜者王郎,假名因埶,驱集乌合之众,遂震燕赵之地。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邳彤传》》
以为欲效河北陕西沿边乡兵,谓国家以权计点之,假名捕盗,渐欲收为卒伍,戍守边防。
——宋·司马光·《《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
碧云騢》出魏泰之手,假名圣俞耳。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六·琐缀录》》
虚名。
过多追求假名,只会让我们迷失在虚荣的漩涡中,忘记初心。
古文寓意:
猥蒙方伯怜饥贫,假名许得陪诸宾。
——唐·李涉·《《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诗》
化名。指不是原有的或已流行的名字。
这本小说的作者使用了假名,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古文寓意:
同道中人,却用假名夹杂着真名,印出公开信来骂我。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萧军》》
佛教语。谓不能反映实际的概念、语言。佛教认为世界万有及其差别,均是主观上的“假名”所安立的。
研究佛教文化时,我们不能忽视假名这一独特概念对佛教思想传播和发展的深刻影响。
古文寓意:
诸法无名,假与施名,故曰假名。如贫人假称富贵。
——隋·慧远·《《大乘义章》一》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唐·惠能·《《坛经·定慧品》》
诸法生于假名,非智无以调伏。
——唐·独孤及·《《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赞序》》
佛不坏假名而说真相。
——清·龚自珍·《《妙法莲花经四十二问》》
万物从假名看来是不真,执着假名构画出来诸法自性当然是空。
——现代·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五讲》
日本文字所用的字母叫假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借用汉字楷书偏旁的叫片假名,草书的叫平假名。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个假名,耐心地教我们发音。
古文寓意:
好像日本的“假名”只是汉字的偏旁,是汉字又不全,不能把“假名”当汉字。
——近现代·金克木·《《文化三书·文化之谜:世界思潮》》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假名"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