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
儿
3
独体
兀
GQV
笔顺

书写要领
兀的意思
兀的意思
2. 形容山秃的样子,泛指秃。
例句:
远处的那座山峰,因常年风化侵蚀,显得兀秃无树。
远处的山峦显得兀秃,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绿意。
兀的意思
3. 元曲中作发语词;用于句首(多见于早期白话)。
例句:
兀那汉子,你且在此稍等片刻,待我去通报一声。
兀的天色已晚,你却还在此处徘徊不去。
含义解释
静止;使静止。
古文寓意:
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晋·陆机·《《文赋》》
何以兀其心,为君学虚空。
——宋·苏轼·《《送淡公》诗》
无知貌。
古文寓意:
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於自然。
——南朝梁·萧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设使世人习《春秋》而唯取两传也,则当其时二百四十年行事,茫然阙如,俾后来学者兀成聋瞽者矣。
——唐·刘知几·《《史通·申左》》
[兽]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
——唐·李公佐·《《古岳渎经》》
断一足之称。引伸为斩,断。参见“兀者”。
古文寓意:
未有弃亲即异,兀其根本,而能全於长世者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谭传》》
兀发剪头披短褐,假作家生一贱人。
——现当代·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
摇晃。
古文寓意:
仍,还。
古文寓意:
某些词的前缀。参见“兀誰”、“兀那”。
古文寓意:
却教孩儿嫁兀谁?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今古别离难,兀谁画蛾眉远山?
——元·刘燕哥·《《太常引·饯刘参议归山东》词》
妹妹道:“却是兀谁?”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
兀那弹琵琶的是那位娘娘?
——元·马致远·《《汉宫秋》》
孩儿然后去兀那坟前,也拜几拜。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
兀那都头不要走!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兀"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