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正

dǎng zhèng
党正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释义】:1、《周礼·地方司徒》谓乡以下的行政区,依次为州、党、族、闾、比。党有党正,为一党之长,以下大夫任之。旧注谓每党有五百家。参见“州长”。2、北周也有党正,每党一人,旅下士、正一命。北朝的“党”,始自北魏。太和十年(489),因秘书令李冲议,立三长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西魏、北周沿其制,惟北周称党长为党正。3、言论正直。

含义解释

周时地方组织的长官。
在周代,党正是地方组织中的关键人物,负责管理辖区内的事务,确保百姓安居乐业,其职责重大,深受民众敬仰。
古文寓意:
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
——战国··《《周礼·地官·党正》》
周官》乡大夫之属,比长、闾胥、族师、党正,乡官也。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七》》
臣考周之三物六行,乡大夫、遂人掌之,而饮射读法,及教民祭祀之礼,及书其过恶,皆州长、党正主之。
——清·龚自珍·《《对策》》
言论正直。
在公众场合,他始终保持党正的言论,不畏强权,勇于揭露真相,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赖。
古文寓意:
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
——战国·荀子·《《荀子·非相》》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党正"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