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士

gōng shì
公士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一级,即最低一级。有此爵之民,仍须服役,仅身份略优于无爵之人。《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言有爵命,异于士卒,故称公士也”。可享有岁俸约五十石,同时另有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含义解释

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古代,公士需时刻谨记自身职责,为民众谋福祉。
古文寓意:
记大夫与,则公士为宾。
——··《《仪礼·乡射礼》》
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
——西汉·戴圣·《《礼记·玉藻》》
公正之士。
他一直以公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决维护公平正义。
古文寓意:
有通士者,有公士者……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於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也。
——战国··《《荀子·不苟》》
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汉同秦制。后代亦或沿用。
李将军以赫赫战功,从一名普通士卒晋升为公士,他的英勇事迹在军中广为传颂。
古文寓意:
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
——战国·商鞅等·《《商君书·境内》》
爵:一级曰公士。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秋七月癸丑,以皇太子立,诏赐人为父后者爵一级,为公士;曾为吏属者爵二级,为上造。
——唐·李延寿·《《北史·魏纪三》》
丙申,赐诸道高年百二十七人爵为公士。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
复姓。汉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古籍《通志·氏族四》中记载的公士不害,是复姓公士一族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后人追求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公士"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