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廟

公廟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公庙,汉语词语,拼音为gōng miào,指诸侯国君的祖庙,最早见于《礼记·郊特牲》。祭祀对象包括诸侯近亲三代先祖及周室重臣,如伯禽等。西周时期诸侯推行五庙制,鲁国经周王特许设七庙制,包含周公庙、伯禽庙。公庙作为礼制建筑专属诸侯家族祭祀,《礼记·祭统》载周公薨后成王赐鲁立太庙,严禁建于大夫私宅。现存实例包括杭州伍公庙(祭祀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曲阜周公庙(西周鲁国太庙前身)。该制度始于周代。宋代确认其庙宇地位,清代加封伍子胥为“英卫公”并修复庙宇。周公庙于宋真宗时期重建,成为儒家文化地标。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公廟"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