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谏

bīng jiàn
兵谏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兵谏的意思

1. 用武力胁迫君主或当权者接受规劝。

例句:

士兵们勇敢地兵谏了他们的上级,希望能够改变战略。
在关键时刻,这位将军兵谏了国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网友科普

兵谏,指用武力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必从。语出《左传.庄公十九年》:"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含义解释

用武力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必从。
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古代将领兵谏君主的故事。
古文寓意:
左氏》以鬻拳兵谏为爱君。
——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
楚大夫鬻拳,因其主荒于酒色,劫之以兵,曰兵谏。
——明·陆人龙·《《型世言》第十五回》
丙戌,渥(杨渥)晨视事,颢(张颢)、温(徐温)帅牙兵二百,露刃直入庭中,渥曰:“尔果欲杀我邪?”对曰:“非敢然也,欲诛王左右乱政者耳!”因数渥亲信十余人之罪,曳下,以铁𭪆击杀之。谓之“兵谏”。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九年》》
“哭谏”失败了,张学良当晚回到西安,同杨虎城商量,按照预定的第二个步骤实行“兵谏”。
——现代·申伯纯·《《记“西安事变”》二》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兵谏"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