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呈
含义解释
谓备办呈文。
在清朝时期,官员们常常需要具呈奏折,以向上级汇报工作。
古文寓意: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旱荒异常,余乡有具呈于县者,其呈模写民艰,可谓曲尽,摘而存之,俾他日为居安思危之助云。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己未岁荒》》
于顺治十七年,具呈礼科不准。
——清·叶廷管·《《吹网录·<池北偶谈>旧本有“不得已”条》》
我的办法也并不一律。譬如前次的游行,报上谣我被打落了两个门牙,我可决不肯具呈警厅,吁请补派军警,来将我的门牙从新打落。
——现代·鲁迅·《《华盖集·我观北大》》
藏书家害怕天一阁后人范懋柱等具呈,请“抒诚愿献”。
——当代·孙犁·《《耕堂读书记》三》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具呈"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