匜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5
半包围
ABV

书写要领


匜的意思

1. 古代洗手洗脸时浇水用的器具。器身呈瓢形,椭圆形口,前有方形流,后有卷尾兽形鋬(pàn)。匜在西周中晚期出现,多有四足。春秋时有三足和无足的匜。战国的匜一般都没有足。

例句:

考古学家在古墓里发现了一个造型独特的陶匜,为研究当时的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线索。
古代祭祀仪式上,侍者手持玉匜,缓缓将酒水倾入礼器之中。

含义解释

古代盛器名。出现于西周中期,盛行于东周。青铜制,也有陶制的,多是明器。形似瓢,无盖。有的有足或圈足,并有流、鋬;有的无足,柄中有道。①古代盥洗时用以盛水之具。②古代盛酒之具。按,王国维以为此类匜,当指兕觥。说详《观堂集林·说觥》。
古文寓意:
奉匜沃卢,既而挥之。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匜,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
——··《《论文·匚部》》
是以佐成家道,克奉主君,其必奉匜盥以昭勤,筮鼎颠而崇贵。
——晚清·王闿运·《《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序》》
古者盥水盛於盘洗,匜惟於沃盥时一用。
——近代·王国维·《《观堂集林·说觥》》
敦牟巵匜,非馂莫敢用。
——西汉·戴圣·《《礼记·内则》》
又於深室斋戒筑坛,上置金匜、玉斝,云“甘露神酒自出”。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李宝臣传》》
礼成更为北宫宴,山海馐错登盘匜。
——清·汪懋麟·《《送舟次二兄册封琉球》诗》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匜"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