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口
网友科普
古口由Evitt于1961年首次提出,是存在于现代和化石沟鞭藻孢囊壁上的特殊开口结构。其形成于孢囊脱囊过程中,通过壁上一块或数块板片缺失产生开口,使原生质流出并形成新动细胞以结束休眠期。古口位置通常与动甲板片对应。古口边界由主要缝线和附加缝线限定,失去的板片称为囊盖。顶古口由顶系板片缺失形成,沟前古口涉及1至多个沟前板缺失,裂缝式古口为陆相沟鞭藻特有。多甲藻类在海洋环境中多表现为前间古口,在湖泊中则以联合古口为主。渤海沿岸发现的BOHAIDINA属提出前间古口新类型(2A和31型),补充了Evitt理论的属种应用实例。晚白垩世至晚始新世期间,部分种类古口缝构造伴随生态迁移出现海相向淡水环境的分...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古口"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