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髻
网友科普
合髻是唐、宋后的一种汉族婚俗,以新婚男女的头发作为婚姻结合的信物。即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
含义解释
唐宋婚俗之一。
在古代的唐宋时期,婚礼上有一项独特的仪式叫做“合髻”,象征着新人从此结为一体,共同面对未来的生活。
古文寓意:
凡娶媳妇……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疋段、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
初,郑余庆尝采唐士庶吉凶书疏之式,杂以当时家人之礼,为《书仪》两卷……其婚礼亲迎,有女坐婿鞍合髻之说,尤为不经。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杂传·刘岳》》
撒帐之后,按照婚仪程序,还有合髻与交卺。
——当代·朱瑞熙·《《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第八章第四节》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合髻"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