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辞

tóng cí
同辞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tóng cí ㄊㄨㄙˊ ㄘㄧˊ同辞(同辞)(1).谓用语、称号相同。《公羊传·隐公七年》:“《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何休 注:“若继体君亦称即位,继弑君亦称即位。” 徐彦 疏:“谓美恶不嫌者通其同辞,由是之故,《春秋》同其辞也。”《汉书·叙传上》:“十馀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 刘 氏,不谋而同辞。”(2).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国语·晋语九》:“﹝ 阎明 叔褒 ﹞同辞对曰:‘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明年春,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 恪 , 恪 不听。”《晋书·元帝纪》:“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同辞者,动以万计。”

含义解释

谓用语、称号相同。
两位将军因在战场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被皇帝赐予了同辞——“勇武大将军”。
古文寓意:
《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战国·公羊高·《《公羊传·隐公七年》》
十余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而同辞。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
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
老师问谁愿意参加这次的志愿活动,同学们同辞说道:“我愿意!”
古文寓意:
〔阎明叔褒〕同辞对曰:“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
——春秋··《《国语·晋语九》》
明年春,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听。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同辞者,动以万计。
——唐·房玄龄等·《《晋书·元帝纪》》
又自今年来,各省报荒,不约而同辞,不请赈,不请蠲,但乞减价粜常平仓粟,事后仍率属蠲补。
——清·方苞·《《与徐司空蝶园书》之二》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同辞"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