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之璧
网友科普
和氏之璧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和氏》,汉代《新序》亦有记载。故事讲述楚人卞和于楚山得璞玉,先后献予楚厉王、武王,均被玉工误判为石块,导致其受刖刑;至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玉泣血于楚山,以“宝玉题石、贞士名诳”之辩剖明心迹,文王命工匠剖璞得玉,命名为“和氏之璧”。该寓言通过卞和三献璞玉的遭遇,隐喻真理与人才常因蒙蔽遭拒,唯坚持可证其价值。韩非子在《解老》篇指出“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其质至美”,强调本质至美之物无需修饰,并借故事影射法术之士受权臣打压的困境。故事最初载于《韩非子·和氏》,经《新序》转述后广为流传。后世文人常以和氏璧象征蒙尘至宝或怀才不遇,李白《古风》即有“抱玉入楚国,见...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和氏之璧"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