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项羽

咏史上·项羽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咏史上·项羽》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咏史题材七言律诗。该诗创作于宋代,作者陈普(1244-1315)入元后隐居石堂山,以讲学著述为业。全诗围绕楚汉之争展开,通过“牧羊义帝实妨贤”“恶名何事苦争先”等诗句,直指项羽弑杀义帝的不义行径,揭示其败亡结局的必然性。诗中引用韩信视角批判项羽“无面目见江东”的结局,自注部分着重阐释“不知顾忌”“不义惟项氏为最”的创作意图。陈普另著有系列咏史作品。该诗现存版本包含“倚强恃力却诬天”“广武十条逃得过”等不同文本,体裁及创作背景均与胡曾《咏史诗乌江》、柳宗元《咏史》形成参照。

相关诗词

咏史上·项羽

陈普
枭性狼心亦有常,青齐仍复似咸阳。遗黎到处无余类,欲为何人作霸王。

咏史上·项羽

陈普
齐王元在籍军中,万马朱幩揕掩袂,甘与枭雏作妇翁,更何面目见江东。

咏史上·项羽

陈普
牧羊义帝实妨贤,犹有三纲共畏天。树楚击秦宜奋发,恶名何事苦争先。

咏史上·项羽

陈普
倚强恃力却诬天,一样人心万万年。广武十条逃得过,乌江政自不须船。

咏史上·项羽

陈普
试手襄城意未怡,赤城稍觉味如饴。必亡定死终无救,断自朱殷海岱时。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咏史上·项羽"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