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五落
四分五落的意思
1. 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四处分散,十分零乱。
例句:
经过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院子里的花盆四分五落,一片狼藉,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才能整理好。
考试结束后,同学们的试卷四分五落,教室里一片狼藉,需要值日生们仔细整理。
字词解释:
四
数词。三加一的和。
分
分离,分散。
五
数词。四加一的和。
落
散落,零落。
成语故事:
“四分五裂”原指四方受敌,国土易被分解割裂。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一》。战国时张仪在秦国任相国,受秦惠王重用,主张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打算让六国背叛合纵之约以事秦。张仪到魏国游说魏王,想让魏国首先事秦,让其他各国效法跟进。张仪告诉魏王说:“魏国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不超过三十万。四周地势平坦,畅通四方的诸侯国,又没有名山大川的阻隔。从新郑到大梁只有二百多里,兵马飞驰,不用花多少力气就可以到达。南边和楚国接境,西边和韩国接境,北边和赵国接境,东边和齐国接境,士兵必须驻守四面边疆,总计防守边塞堡垒的人不下于十万。剩下可以和敌人对垒,保护国家安全的部队就不多了。魏国的地势,本来就是个战场。假使魏国向南与楚国友善而不和齐国友善,那么齐国就会攻打魏国的东面;向东与齐国友善而不和赵国友善,那么赵国就会攻打魏国的北面;与韩国不合,那么韩国就会攻打魏国的西面;不亲附楚国,那么楚国就会攻打魏国的南面;这就是所谓的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势啊!”张仪以告诉魏王,魏国正处于四方受敌的情势,国土容易被分解割裂,游说魏背弃合纵,加入连横以事秦。后来“四分五裂”被用来形容分散而不完整、不团结。
含义解释
出处
蓦闻人道,森森地唬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卷二」
引证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四分五落"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