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氏学
网友科普
四氏学是中国封建帝王为孔、颜、曾、孟四氏圣裔设立的庙学机构,发源于孔氏家学传统。据《阙里文献考》记载,孔子死后其子孙世以家学相承,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扩建孔庙并接纳学者,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曲阜县令孔勖正式在孔庙旁建学,始称庙学,初期包含本家子弟及乡邻愿入学者。宋元祐年间形成三氏学并纳入地方教育体系,万历十六年(1588年)增补曾氏后定名四氏学。该机构办学内容以经学为核心,涵盖六经、四书及礼制教育,元代侧重朱子理学,明代转向科举应试。生员享有政策优待,通过科举、贡举入仕者众多。办学范围历经演变,从最初孔氏家学到宋元时期逐步扩展至颜、孟二氏后裔,最终形成四姓专属教育体系。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四氏学"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