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囗
11
全包围
笔顺

书写要领
含义解释
亦作“囯”。“囶”的今字。亦作“囻”。“圀”的今字。“或”的今字。
国家。
古文寓意:
指部落。
古文寓意:
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
——战国·尸佼·《《尸子》》
〔韩〕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东夷传·三韩》》
国都。
古文寓意:
建国;建都。
古文寓意:
古代王、侯的封地。
古文寓意:
地方;地域。
古文寓意:
犹家乡。
古文寓意:
专指与帝王或皇室有关的(人物、事件)。参见“國姓”、“國姻”。
古文寓意:
帝幼时性颇忍急,及在藩国,曾令善射者射马为戏。既而有人云:“马者国姓,而自杀之,不祥之甚。”
——唐·房玄龄等·《《晋书·恭帝纪》》
执宜生赤心,以讨徐州庞勋功,赐国姓并名,号李国昌。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若中式者,皆书国姓及名爵以自别。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宗室应试之始》》
谢安谓蕴曰:“卿居后父之重……可暂临此任,以纾国姻之重。”
——唐·房玄龄等·《《晋书·外戚传·王蕴》》
门爵国姻,一不贬绝。
——南朝梁·沈约·《《宋书·王僧达传》》
卿望重勋贤,寄崇藩镇,谋参庙算,宠接国姻。
——唐·白居易·《《与茂昭诏》》
指本朝的。参见“國朝”、“國初”。
古文寓意:
指国中最好的或最美的。参见“國手”、“國色”、“國香”。
古文寓意: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唐·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
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
——唐·裴说·《《棋》诗》
趁着春衫游上苑,要求国手教新音。
——宋·苏轼·《《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
我是外科医国手也,何必他求?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
拯乱几曾逢国手,嫉余早分到蛾眉。
——·傅尃·《《感怀》诗》
骊姬者,国色也。
——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僖公十年》》
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
——宋·黄庭坚·《《书幽芳亭》》
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借浓妆。
——清·秋瑾·《《白莲》诗》
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
都下名妓楚莲者,国香无及,每出,则蜂蝶相随慕其香。
——唐·冯贽·《《云仙杂记·蜂蝶慕香》》
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
——唐·温庭筠·《《中书令裴公挽歌词》》
指代表国家的。参见“國旗”、“國徽”。
姓。春秋齐有国佐。见《左传·成公十八年》。
古文寓意:
国,姓,太公之后。
——北宋·陈彭年等·《《广韵‧德韵》》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