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徭

jūn yáo
均徭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明代三大徭役(里甲、杂泛、均徭)之一。按民户丁粮之多寡派充的各种经常性杂役。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在明代,均徭是百姓必须承担的重要徭役之一,按照每户的丁粮数量来均摊,确保了徭役负担的相对公平。
古文寓意:
执事所病于均徭旧法之不可行者,其说大概有五:大户之诡寄也,奸猾之那移也,花分也,贿买也,官户之滥免也。
——明·唐顺之·《《答王北崖郡守论均赋》》
清代徭役制度。初为征力役,后改为征银助役,继复摊征于地粮,称为“均徭银”。参阅《清会典·户部六·尚书侍郎执掌》。
古代农民们按照均徭制度,根据自家的土地和人口数量来承担相应的徭役,确保了国家工程的顺利进行。
古文寓意:
县旧有均徭钱供差费,遇差仍按里派夫,焯革除之,又归火耗於公,捕盗尤力。
——清·赵尔巽等·《《二十五史》》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均徭"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