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糜廪粟
网友科普
坐糜廪粟(拼音:zuò mí lǐn sù),汉语成语,指不干实事而空耗国家粮食,属贬义词汇。其典故出自明代刘基《卖柑者言》中“坐糜廪粟而不知耻”的记载,近义词为“坐靡廪饩”。该成语中“糜”意为浪费,“廪”指米仓,“粟”泛指粮食,整体用于讽刺尸位素餐的行径。其语法功能可作谓语、定语,多呈现于批判语境。《卖柑者言》通过描述“佩虎符、坐皋比者”虽外表威严却“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揭露官员空耗俸禄的现象,原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进一步强化了对这类行为的批判。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坐糜廪粟"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