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部伎
含义解释
唐玄宗时宫廷燕乐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堂上坐奏,称坐部伎。亦省称“坐部”。
研究古代音乐的学者对唐朝坐部伎的演奏形式和曲目进行了深入探讨。
古文寓意:
又分乐为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太常阅坐部,不可教者隶立部,又不可教者,乃习雅乐。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其乐工皆戴平帻,衣绯大袖,每色十二,在乐悬内,已上谓之坐部伎。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
唐玄宗曾选坐部伎(指坐在堂上演奏的乐工)子弟三百人和宫女数百人在梨园学歌舞。
——当代·沈鸿鑫·《《梅兰芳周信芳和京剧世界》二》
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
——唐·白居易·《《立部伎》诗》
宋初置教坊,得江南乐,已汰其坐部不用。
——元·脱脱等·《《宋史·乐志十七》》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坐部伎"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