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吏
网友科普
táng lì ㄊㄤˊ ㄌㄧˋ 堂吏唐 宋 时中书省的办事吏员。原自中央各机构抽补。 宋太祖 以其擅中书事权,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选授。 宋太宗 太平兴国 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宋史·王旦传》:“ 旦 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
含义解释
唐宋时中书省的办事吏员。原自中央各机构抽补。宋太祖以其擅中书事权,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选授。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
在唐宋时期的中书省,堂吏们勤勉地穿梭于文案之间,他们不仅是朝廷决策的执行者,更是国家机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确保着政令的畅通无阻。
古文寓意:
世传堂吏旧用士人,吕夷简改用吏人,非也。太祖皇帝以堂吏擅中书事权,多为奸赃。开宝六年四月癸巳,诏流内铨于前任令、录、判、司、簿、尉,选谙练公事一十五人,补堂后官,三年一替,令、录升朝官,余上县。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
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
——元·脱脱等·《《宋史·王旦传》》
帻亦为巾之一种,主要用于裹发髻……堂吏亦或戴“巾帻”。
——现当代·朱瑞熙·《《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第一章第二节》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堂吏"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