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藩
含义解释
有封地的诸侯王。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
在大明王朝初期,各地的外藩诸侯王都尽心竭力地维护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古文寓意:
哀帝以外藩援立。
——唐·房玄龄·《《晋书·礼志上》》
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若帝。
——元·脱脱、阿鲁图·《《宋史·孝宗纪赞》》
丘竟以外藩再斥,盖两番贡谀,皆不得厚偿。
——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一·丘侍郎献谀》》
雍正帝因岁末诣太庙行祭礼,三十日,因年终宴朝正外藩。
——当代·冯尔康·《《雍正帝》第五节》
外部的屏藩。
边疆的驻军和外藩的领地共同构成了我们国家的外部屏障,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古文寓意:
矫说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剉谋,徐方永安。”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矫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外藩"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