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
含义解释
封建时代称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罪行为大逆。为十恶之一。
在封建时代,谋反篡位被视为大逆不道之罪,一旦定罪,必受极刑。
古文寓意:
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
间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以危刘氏宗庙。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二曰谋大逆。
——唐··《《唐律·名例·十恶》》
里克之死,不能守己之正,而自置其身于大逆。
——明·吴廷翰·《《瓮记·申生》》
按士实,南昌人,武宗时佐宸濠为大逆,不识当日三公何以荐之?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三公荐人》》
对于这类大逆的案犯,照例是要凌迟处死的,但雍正又一反旧例,并不杀掉,还要罪犯到处讲说,现身说法,宣扬政策。
——现当代·黄裳·《《榆下杂说·雍正与吕留良》》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大逆"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