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
含义解释
佛教所说五眼之一。又称天趣眼,能透视六道、远近、上下、前后、内外及未来等。
修行者开启天眼之后,仿佛拥有了一双洞穿虚妄的慧眼,能够透视六道的苦乐,明了众生的过去未来,从而在慈悲中引导迷途的灵魂走向光明。
古文寓意:
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浄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无不能照。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五》
大士天眼所照,预睹未来。
——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唐·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诗》
堪叹人心毒似蛇,谁知天眼转如车。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五三回》
但是才害得凌公子不几时,便受祸更惨,不意招报如此之速,可见天眼甚近,世人作恶何益!
——··《《快心编二集》第六回》
指天神之眼。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天眼是天神赐予少数圣者的无上神力,拥有它便能洞察世间万物,无论是幽暗的深渊还是璀璨的星辰,都逃不过这天神之眼的注视。
古文寓意:
玉帝天眼一看,果然便向那人道:‘似你这等的功行,便是我这里也无天条可引。’”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
古人有日、月乃天之眼睛之说。诗文中常用以指月亮。
古人视日月为天之眼,尤其是那轮明月,常被诗文中比作洞察世间万物的天眼,静静地悬挂夜空,洒下柔和的光芒。
古文寓意:
皇天要识物,日月乃化生。走天汲汲劳四体,与天作眼行光明……再得见天眼,感荷天地力。
——唐·卢仝·《《月蚀诗》》
不知妖怪从何来,惝恍初惊天眼昳。
——明·刘基·《《次韵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蚀诗》》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天眼"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