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
太岁的意思
1. 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与岁星(木星)相应。古代用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纪年,十二年(实为11.86年)是一周。也叫太阴。
例句:
根据太岁的周期,十二年为一轮,虽然实际上约为11.86年,但这一传统纪年方式在古代被广泛采用。
太岁不仅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还在民间信仰中扮演着守护神的角色,被尊称为太阴。
太岁的意思
2. 传说中神名。迷信认为太岁之神在地,与天上岁星(木星)相应而行,掘土(兴建工程)要躲避太岁的方位,否则就要遭受祸害。
例句:
在古老的迷信观念中,人们深信太岁之神在地面上有着特定的方位,掘土兴建工程时必须小心躲避,以免触犯神灵,遭受祸害。
虽然现代科学已经解释了岁星(木星)的运动规律,但在一些地方,人们仍然迷信太岁之神的存在,认为在特定年份和方位上需要特别小心,以免冒犯神灵。
太岁的意思
3. 旧时对土豪恶霸的憎称。
例句: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太岁们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太岁们常常以强凌弱,霸占他人的财产,使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含义解释
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岁星。又称岁阴或太阴。古代认为岁星(即木星)十二年一周天(实为11.86年),因将黄道分为十二等分,以岁星所在部分作为岁名。但岁星运行方向自西向东,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正相反,故假设有一太岁星作与岁星运行相反的方向运动,以每年太岁所在的部分来纪年。如太岁在寅叫摄提格,在卯叫单阏等。又配以十岁阳,组成六十干支,用以纪年。
太岁作为古代天文学的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人们如何观察和解释宇宙的一个重要窗口。
古文寓意:
太岁在子(于)水,毁;金,穰;木,饥;火,旱。
——汉·王充·《《论衡·明雩》》
指太岁之神。古代数术家认为太岁亦有岁神,凡太岁神所在之方位及与之相反的方位,均不可兴造、移徙和嫁娶、远行,犯者必凶。此说源于汉代,传至后世,说愈繁而禁愈严。
迷信中的太岁之神似乎无处不在,让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都心存敬畏,不敢轻易触犯其方位,生怕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幸。
古文寓意: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太岁"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