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役
网友科普
头役明、清时期,府、州、县署衙役的敬称,口语或称之为头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其杖而黜革者五,是所谓积年头役,执掌科书,为豪棍之党羽者也。”《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人姓 翟 ,是 诸暨县 一个头役,又是买办。”《白雪遗音·马头调·窝娼》:“冒充头役在 历城县 ,从不到堂前。”
含义解释
衙役中的为首者。参见“頭翁”。
公堂之上,县令一声令下,头役便带人去拿嫌犯。
古文寓意:
这人姓翟,是诸暨县一个头役,又是买办。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其杖而黜革者五,是所谓积年头役,执掌科书,为豪棍之党羽者也。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
冒充头役在历城县,从不到堂前。
——清·华广生·《《白雪遗音·马头调·窝娼》》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头役"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