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状

zòu zhuàng
奏状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读易详说》,亦称《读易老人解说》,南宋李光撰。 李光(1078-1159),字泰发,一字泰定,号转物居士,越州上虞(今属浙江)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晚年因反对“和议”触犯秦桧,迁谪岭南,自号读易老人,日讲《周易》一卦,因著《易传》十卷,即为《读易详说》。

含义解释

犹奏章。
大臣们常常通过撰写奏状来向皇帝陈情建言,这些奏状其实就是他们精心准备的奏章,用以表达对国家大事的见解和建议。
古文寓意:
高若讷作中丞,与小黄门同监修祭器,遂同书奏状,议者非之。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熙河之师》》
奏疏之名不一:曰上疏,曰上书,曰奏札,曰奏状,曰奏议。恐其漏泄,俱封囊以进,故谓之封事。臣告君之辞也。
——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
下之于上也,有奏状之言,有制诏之辞……易矣而实难。
——清·恽敬·《《上董蔗林中堂书》》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奏状"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