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谋善断
好谋善断的意思
1. 很会筹谋,又善于判断。
例句:
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他总是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好谋善断,带领团队走出困境,实现目标。
在面临重要决策时,他总能保持冷静,好谋善断,最终为公司选择了一条最佳的发展道路。
字词解释:
好谋
善于谋划。
善
高明的,良好的。
断
决断。
成语故事:
三国时,孙权善于招揽人才,礼贤下士。只要有才能,愿为他效力的人,他都加以重用。鲁肃、诸葛瑾等人都投奔到他旗下,得到了他的赏识和重用。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病死,鲁肃建议孙权派他前往荆州,以吊丧为名,联合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共同对抗曹操。鲁肃与刘备见面后,刘备表示同意,便派诸葛亮随鲁肃去见孙权。当时,孙权还在犹豫不决。诸葛亮见到孙权后对他说,曹操大军压境,再不采取主动将会大祸临头。曹军南下作战,非常疲倦,加上他们又不习水战,只要孙、刘联军,一定能将曹操打败。孙权听了这番分析,增强了联刘抗曹的信心。他召集部下商议,周瑜分析了曹军的弱点后,认为曹操犯了用兵大忌,建议孙权给他几万精兵,保证能大获全胜。周瑜的话使孙权抗曹的决心更坚定了。这一年,孙权任命周瑜为左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程普为右督,率三万精兵沿江西上,和刘备的军队会合,迎击曹军。赤壁之战,曹军大败,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孙权建立吴国后,由于他善于用人,善于判断,所以吴国越来越强大。
含义解释
比喻勤于思考谋划,善于做出决断。
出处
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晋·陆机·《《辨亡论》》 「上」
引证
惟公以文无害,历掾吏部从事,发扬武毅,奋迅军籍,分阃授钺,为时信臣,循理遵职,好谋善断,明利害之向,习俗化之变。
——唐·权德舆·《《唐故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严公神道碑铭序》》
右奉直大夫潼川路提点刑狱公事续觱好谋善断,向赞王彦军幕,裨益居多。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八二·绍兴二十九年五月己巳》》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好谋善断"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