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
乛
3
独体
孑
BNHG
笔顺

书写要领
孑的意思
2. (Jié)姓。
含义解释
无右臂。
古文寓意:
单;独。
古文寓意:
剩余。参见“孑遺”。
古文寓意:
孑、荩,余也。周郑之间曰荩,或曰孑;青、徐、楚之间曰孑。
——西汉·扬雄·《《方言》》
全。参见“孑然”。
古文寓意:
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复,欲亲征之,瑁上疏谏曰:“……若渊狙诈,与北未绝,动众之日,唇齿相济。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
——西晋·陈涛·《《三国志·吴志·陆瑁传》》
﹝缑仙姑﹞於魏夫人仙坛,精修香火十余年,孑然无侣。
——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录·缑仙姑》》
我孑然一身,有何挂碍!
——明·叶宪祖·《《鸾鎞记·仗侠》》
夫抛妇,子撇娘,此身孑然存若亡。
——清·蒋士铨·《《桂林霜·再遣》》
何况孑然飘零,远去故乡,来此绝国,交通阻隔,粗粝噎喉,饿乡之“饿”,锤炼我这绕指柔钢。
——现代·瞿秋白·《《〈饿乡纪程〉跋》》
观乎处士之作也,孑然弗伦,洗然无尘。
——宋·范仲淹·《《唐异诗序》》
於是乎有折俎加豆,酬币宴货,以示容合好,胡有孑然其效戎狄也?
——春秋··《《国语·周语中》》
短;小。参见“孑盾”、“孑義”。
古文寓意:
盾……狭而短者曰孑盾,车上所持者也。孑,小称也。
——··《《释居·释兵》》
今之上策,莫如自治。自治之要,内则进君子而远小人,外则赏当功而罚当罪,使主上孝弟通於神明,道德成於安强,勿以小智孑义而图大功,不胜幸甚。
——元·脱脱等·《《宋史·道学传二·尹焞》》
见“孑孑”。特出、独立貌。
古文寓意: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诗·鄘风·干旄》》
孑孑三旐,连舳归飞,遥遥百越,经途瞻叹。
——唐·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
叠鼓鸣铙迎候新,军牙孑孑倚淮津。
——宋·司马光·《《送茹屯田孝标知无为军》诗》
姓。明有孑金。见《万姓统谱·屑韵》。
古文寓意:
孑,本(明)朝孑金,东昌人,宣德中,任分宜县知县。
——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屑韵》》
见“孑孑”。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
古文寓意:
今緒猜刻不仁,妄杀无辜,军中孑孑者受诛且尽,子须眉若神,骑射绝伦,又为前锋,吾窃为子危之!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
盖君不以孑孑为誉,而识者默知其为能。
——宋·沈辽·《《宋太子中舍张传师墓志铭》》
兄至今日而能孑孑不随流俗,竟作羲皇上人,知所得实深。
——清·顾炎武·《《与任钧衡》》
见“孑孑”。孤单,孤寂。
古文寓意:
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
——唐·韩愈·《《食曲河驿》诗》
妾穷独难久处,四顾孑孑,更无亲戚可依,晓夕思之,惟有一死。
——宋·洪迈·《《夷坚丙志·小溪县令妾》》
小生姚继,字克承,楚之汉阳人也。幼失二亲,长无一时,孑孑孤行于世上,亭亭独立于人前。
——清·李渔·《《巧团圆·梦讯》》
见“孑孑”。倏忽,突然。
古文寓意:
﹝李秀才﹞叱其僧曰:“粗行阿师,争敢輒无礼,拄杖何在,可击之!”其僧房门后有笻杖孑孑跳出,连击其僧。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怪术》》
见“孑孑”。犹汲汲。急切、努力从事貌。
古文寓意:
﹝容季﹞为人自重,不驰骋炫鬻,亦不孑孑为名。
——宋·曾巩·《《王容季墓志铭》》
至朱子之学,其矩度绳尺与圣人之教皆一辙焉,惟兢兢然孑孑然自拔於禅。
——清·恽敬·《《姚江学案书後二》》
见“孑孑”。蹙迫,艰难。
古文寓意:
直隶终年亢旱,去秋未种宿麦,今岁夏收失望,疆吏对此,如坐针毡,公私孑孑,都无好怀。
——清·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
终岁所征以供地方留支之费、及水陆经制兵饷,尚觉孑孑不遑。
——清·薛福成·《《叙疆臣建树之基》》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孑"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