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百科
热词
成语
汉字
外文
书籍
搜索
宓公琴台诗三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造句
首页
>
词语百科
>
宓公琴台诗三首
宓公琴台诗三首
网友科普
《
宓公琴台诗三首
》是唐代诗人高适在天宝三载(744年)游历单父(今山东菏泽市单县)时创作的组诗。该组诗为五言古诗,共三首,以宓子贱琴台为基点,借古喻今表达政治理想,创作背景与李白、杜甫等人的单父文学活动存在时空交集。三首诗分别追怀春秋宓子贱'鸣琴而治'的德政、赞颂唐代睢阳太守李少康重修琴台的义举、描绘崔县令治下'开门无犬吠'的太平景象。诗中通过'琴和人亦闲'等意象,将三位相隔千年的官吏串联,形成'不忍欺'理想政治的时空对照,其中'邹鲁乡''鸣琴'等表述与史籍典故呼应。组诗结构上首章怀古、次章颂今、末章寄情,集中体现高适对德政思想的推崇。
我要报错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宓公琴台诗三首"相关的知识
问AI
随便看看
紫菀
籸盆
粘合剂
精记
紋理
紈素
粚
籩
粟秩
緑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