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调

gōng diào
宫调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宫调的意思

1. 我国古乐曲的调式。唐代规定二十八调,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最低的一根弦(宫弦)上的调式叫宫,其余的叫调。后来宫调的数目逐渐减少。元代杂剧,一般只用五个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四个别的弦上的调(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这是后世所谓九宫。

例句:

这首古曲采用了特定的宫调,使得音乐旋律悠扬动听,充满了古典韵味。
在戏曲表演中,演员通过精准的宫调转换,成功地塑造了角色的不同情感状态。

含义解释

戏曲、音乐名词。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调,统称“宫调”。以七声配十二律,理论上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合称八十四宫调。但实际音乐中并不全用。如隋唐燕乐系根据琵琶的四根弦作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得二十八宫调;南宋词曲音乐只用七宫十一调;元代北曲用六宫十一调;明清以来,南曲只有五宫八调,通称十三调,而最常用者不过五宫四调,通称九宫。在一般人的话中,宫调也常指乐曲。
研究古代音乐,我们不得不关注宫调的运用,它是构成音乐独特风格的关键因素之一。
古文寓意:
里面坐着一个年纪小的妇人,正是蒋门神初来孟州新娶的妾。原是西瓦子里说唱诸般宫调的顶老。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二九回》
予虽稍谙宫调,恐不谐于歌者之口。
——清·孔尚任·《《桃花扇本末》》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宫调"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